棒!少年

记录片大陆2020

主演:马虎,梁正双,张锦新,孙岭峰,郭忠健

导演:许慧晶

 剧照

棒!少年 剧照 NO.1棒!少年 剧照 NO.2棒!少年 剧照 NO.3棒!少年 剧照 NO.4棒!少年 剧照 NO.5棒!少年 剧照 NO.6棒!少年 剧照 NO.13棒!少年 剧照 NO.14棒!少年 剧照 NO.15棒!少年 剧照 NO.16棒!少年 剧照 NO.17棒!少年 剧照 NO.18棒!少年 剧照 NO.19棒!少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30 01:43

详细剧情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 少年马虎以“刺头”状态闯进了基地,天天打架干仗;而“元老球员”小双心思细腻敏感,对未来满是怀疑和不确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习惯的少年在一起训练、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们带进无尽的冲突和欢乐,也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与梦想。 几个月后,他们将飞往美国,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但基地的球场和宿舍却面临拆迁…… 少年们能否逆风挥棒,叫板自己的命运?

 长篇影评

 1 ) 小小的石头 请飞到那遥远的地方去

纪录片进入内地院线并日渐受到瞩目,在唱衰的华语片市场上算是一个小小的惊喜。观众们期望在影院看到类型更丰富、题材更现实的影片,这部《棒!少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值得一看,也能满足各年龄阶层的观影需求——既有优缺点并存的鲜活人物,也拥有不逊于任何剧情片的流畅故事线;既关注到惨痛真实的生活现状,亦不乏沉重中一抹温暖的亮色;这些可爱的人让你想笑又想哭,正如生活予以我们的,远远超过所谓苦与乐的简单对立,我们都要在接受生活重重锤击后,如野草般艰辛生存下去。

留意到本片,缘于今年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得的“爆款”口碑,并荣获年度最佳纪录长片奖,然而对于电影节上大家过于激动而纷纷给出的好评谨慎观望,并出于对国内纪录片惨状的担忧、对体育题材的套路化想象,都让我仍停留于“路人粉”状态。大抵正因不抱任何过高期待,观后感竟然远超预期,影片呈现的幽默欢笑与悲伤阴郁,相当有效地糅合在一起,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千疮百孔而仍有一丝亮光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远胜任何人为故事的丰富涵义,称得上任何层面的“好看”。

相对于国外甚至东亚地区内对棒球这一运动的关注热度,国内的棒球题材比较罕见,而我们对棒球的想象更多来源于他国的影视作品,因此想一睹本土化的“棒球”是何样貌倒成为某种激发好奇心的前提。本片主要聚焦于两个小男孩——一个是惯于惹事挑衅的混世魔王,一个是温顺平和忧郁的爱哭鬼;性格迥异却颇有互补功能,不惟是对于剧情推动如此,两人在赛场上打球的风格亦如此,可见导演在选取人物与捕捉素材上的精准。他俩与片中其他孩子一样,大多出身于边缘/贫困家庭,或被遗弃,或父/母出走,有的甚至是孤儿。比起其他更多滞留在赤贫地区的孩子,他们幸运地被“强棒”爱心基地收留,培养打棒球的专业技能,从此人生有了目标,前途有了光明——有天赋者可以进省队和国家队,成为专业球员;技能平平者,可以藉此进入大学;再不济的也可以成为基地成员,日后至少可以有个安身立命的饭碗。

“游侠”马虎无疑是全片戏眼,他身上汇聚了众多过于张扬的性格特征,也贡献了本片大部分的笑点——他精力过人,好斗,爱惹事生非,眼中时时流露出不服输的倔强;他渴望自由与自尊,希望能得到队员和老师的刮目相看;同时他也是卑微怯懦的,夜里队员们反感其霸道纷纷弃他而去时,他害怕到哀求老师,在同样惯于使用暴力的父亲面前如何谨小慎微;他唯有在思念母亲时才是坦露心迹的,才真正放下警备的凶狠姿态,他在夜幕里坦坦荡荡地唱着“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而他如此思念的母亲,却是抛弃他的那个人,影片并未将更多触角伸及到留白的身世,但我们可以隐约猜测到母亲的出走或许与父亲常年的暴力有关(后母的出现亦侧面佐证),父亲的言行更极大影响了马虎性格中不无混乱的组成要素,原生家庭再次以间接而具有核爆效果的方式重组了孩子们的人生。

同样来源于破碎家庭的小双,因其本身性格的柔弱更让观者心碎、怜惜。母亲生下一对双胞胎就离家了(哥哥被送人),父亲因酗酒而脑溢血身亡,姐姐是捡来的,大伯患了癌症,这样的家庭状况是跌到谷底的惨。影片开场时大伯领着小双来扫墓,告知九泉之下的父亲“孩子有出路了”,背负着远离穷困、改变命运的小双,不仅得学会在大伯面前安抚家人的心(视频时乖巧的言语,一看即知是习惯使然),在球场上也是业务担当,因球队缺人而不得不熬住伤痛、成为多面手。这些巨大的压力如蛛网一般,紧紧困缚住一个孩子敏感的心灵,如果说之前他仍充满斗志,那么来到美国之后受到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则几乎改写了他长久以来接受的规训与教育。他在美国街头领略的声和光如幻梦一般(此处导演运用了极为曼妙的镜头表现),他目睹了这个国家“到处是棒球场”,他痛哭于“机会只有一次”, 在大树下挥手“你不能不管我呀”。这些深沉的心思埋于一个孩子心中,是积蓄了多少伤痕累累。

作为一部纪录片,除了题材制胜,剪辑可能是最大的考验了,本片在庞杂素材的组接和调度上显然独具匠心,称之为最大亮点亦不为过。长达一至两年的跟拍,从原先计划拍摄六个人物到聚焦于两个男孩,其中的取舍自然是导演对文本的剪裁,也在主客观上对故事走向有了定夺。在日常化的跟拍资料中,通过剪辑勾勒出两位小主角的主要轮廓,并简要交代各自前史,比如一面展现队员们游上海、一面点出马虎因捣乱而被独自留在基地,用以刻画马虎的性格如何与他人无法相处;比如从孩子们打架的吵闹场景,切换至下一幕全部冷场,教练板着脸,孩子们则是无奈又不服气地围坐,两个场景相映出的冷幽默颇有剧情片手法;两个男孩各自回老家的片段,也是通过剪裁出的只言片语,让观众约莫知晓家庭情况;以及,日常的球场训练采取一种混剪的方式,以动感音乐卡点,拍出明快的节奏。纵观全片,各种精妙小心思俯拾皆是,赛场旁边的打桩机是非常妙的处理,一则点出基地即将被拆除的前景,同时声效也提供了与男孩们运动时共振时的脉搏;抬头仰望塑料袋飞在空中的情景,如孩子心声独白——坐飞机去过远方之后,但我们依然被困在这里,但愿某天我会长了一对翅膀飞出此地。

这些素材组建的方式,正是导演具有某种程度主观性的剧本书写,或许很难摆脱所谓“摆拍”的嫌疑,这也正是几乎所有纪录片的困境。导演在取舍之间已有立场和态度,也是其本人创作的诉求,毕竟“纪录片”呈现“真实”的一角,但并不等同于“真实”,尽量不做道德判断可能更接近“记录”的本质。(小川绅介在《收割电影》中这样论述:纪录片不是事实,很明显那里面有“戏”的功能。)看得出导演在这方面的用意,至少我们看到的这群人并非完美,即使是付出无数心血的教练们,也未被描摹得如何尽善尽美,他们也会发火,也会暴躁,甚至动手,还会以难免空洞的牺牲口号来教化孩子的思想,但这一切并未影响到观众对他们尊敬的观感,反而让人物拥有更多鲜活气息,对他们为基地奔走而肃然起敬。

导演采取较为客观的立场同样体现在隐隐的社会大背景处理上,以男孩们的经历为原点,凝聚折射社会现状之一角,且收放自如,并未贪大求全地沉溺于枝蔓,这一点尤其值得称道。如果想要“拔高立意”,这些背景材料无疑具有诱惑力,然而导演点到为止,始终未偏离主轨,北京的大肆拆建、河北/宁夏农村的破败、美国的光鲜,在影像基调上都肉眼可见的有区隔感,但也仅停留于背景。我们或许就此深发出去,联想或脑补某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将来这些孩子的出路,但这些余味导演不打算说破。

观至结尾,以小双令人痛心的离队收尾(现实中现已归队),也终于打破模式化的“高燃”或“治愈”想象。在共情了许多次孩子们感叹“好冷呀”之后,还是替他们高兴,毕竟不打棒球,他们的人生也许和自己的父辈一样埋在拳头、酒精和黄土里。“我是一只流浪狗”,马虎眼里全是泪,他们这份渴爱之心漫溢到银幕之外,这样的故事当然并不会结束,奋斗是为了走出去,迎接自己的命运。“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棒,少年!

 2 ) 令人惊艳的导演能力

尽管已经被说了很多遍了可是我还是要再重复一下,这真的是一部完全超出预期的国产片啊!虽然是纪录片,但是好看度完全不输剧情片。那么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人物成长线,那么鲜活的角色(哪怕看过好几天之后,马虎和小双的神色表情眼泪与笑脸都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么多自然又富有趣味的对话(那得是多一流的编剧才写得出的精彩台词啊!),都让人过目难忘。

背后的故事有多感动和不容易就不多说了,在豆瓣看完了几乎所有讲背景故事的文章以及导演交流场次的交流内容,越发觉得这个片子的珍贵,也是这个故事的珍贵。复述故事也没必要,我想就记录一下从观影层面的一些体会吧。

前面说了,这部片子完全不输剧情片,因为导演组织素材的能力太厉害了。看完之后除了故事和人物本身的精彩外,最佩服的就是这一点了。 有一些纪录片之所以优秀,完全是因为人物牛逼,但是导演本身的能力乏善可陈(我印象比较深的比如说《自行车与旧电钢》,比如说《掬水月在手》,不能说浪费了素材吧,但导演感觉基本上就是个干了个收集工作),但这部在导演能力上也惊艳到我了。

导演似乎有种独特的幽默感,你可以看到他的镜头似乎是活的,尤其是马虎一边哭一边对着镜头委屈独白的时候,感觉不是在对着镜头,简直是在对着活生生的人说话啊,太有感染力了那一幕,看得整个影院拍腿大笑。还有马虎突然走过来说“我在十字路口走丢被棒球基地捡到”的时候,马虎自己的调皮固然是精髓,但是也能感受到镜头背后的那个人一定也是面带笑意活泼泼的啊。甚至可以想象到摄制组在基地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打成一片的感觉,那种灵动性,是在那些所谓的保持绝对客观的纪录片里看不到的。

这种幽默活泼在组织素材的时候也存在,还是刚刚那段,场边委屈的马虎和场上训话的师爷的镜头巧妙地形成了对话,什么样的喜剧也想不到这么设计啊!还有马虎不知道怎么的带领大家闯祸闹哄哄的,下一秒迅速切到一个肃穆的训话镜头,太好笑了。真喜欢这种调皮劲儿。这种幽默有种小孩子的心气儿,也很好地调节了提到底层话题通常绕不开的沉重和悲凉。

不得不说的还有那些快速切换的训练场上的镜头,时不时来一段,音乐和节奏用得都好高级啊!在座位上都摇摆起来了要!再配上棒球运动本身的那种日式少年气质,我整个人都青春片了。孩子们甚至有了动漫主角的感觉。导演除了拍故事,拍运动也厉害的!我理解有很多人说这其实并不是一部体育题材片,因为真正关于体育竞技的部分少了点。但对我这种完全不了解棒球运动的观众来讲,现在这样把握得刚刚好,既没有太过复杂的体育知识,但是又充分展现了棒球运动的魅力(这是真的!我以前几乎从来不看任何跟棒球有关的节目甚至电影动画,就是因为毫无兴趣。但是看完这部之后,我竟然看懂了一点点规则!(太不容易了)也看懂了奔跑的节奏和乐趣,更理解了里面所有人对棒球的热爱。看完这部我和同行的朋友甚至打算把之前不感兴趣的棒球动画/剧翻出来看了,这就是感染力的最佳说明呀!

除了剪辑素材的方式,另一个我很喜欢的部分是导演对于旁白和解释的克制。这个对于纪录片导演来说也很难得吧。他以非常不动声色的方式组织素材,不多加解释,你可能会觉得有一些场景或是对话摸不着头脑,心中留有疑问,但是随着推进,你才会逐渐恍然大悟。而恍然大悟的时候你又会回头领悟到前面的铺垫。这种观影方式其实也很像生活呀,很多时候你也是通过经历,才能更了解之前发生的事呢。

这些细节太多啦。比如说小双的身世,在前面说到马虎拿他爸爸开玩笑时,就只是表达了教练的愤怒和小双悲伤的表情,再到后面一点点展开,才把前面的蛛丝马迹串起来,如果是滥俗的那种纪录片,大概就会在教练训斥马虎、小双在一旁落泪时,就加上旁白说明小双父亲如何如何、小双性格如何如何了吧。片中大量的信息都是这样随着“故事”推进交代的。有种不疾不徐浑然天成的感觉,又有一点点悬念和吸引着你一直看下去。为什么这部片子一点都不像一般的纪录片那样“无聊”,很大程度是由这些细节组成的吧。这从另一方面让我感觉到一种对观众的信任,就是,他不担心观众看不懂这些细节,并不急于把答案和所有的信息一下子呈现,他知道,只要你沉浸在故事中,很多信息点到即可。

对于棒球场的命运也是这样一种克制的表达。片中没有直接批判中国对于棒球教育甚至体育教育的体制缺陷,但是有很多细节散落各处,从穿插在整个片子过程里的他们四处担心场地拆迁,到广州的那个场地方说“一千多万的场地,用了两年,废了”,再到后面到了美国时马虎由衷地感慨地那句“这个国家到处都是棒球场”,一点点串起来后,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这项运动乃至于大部分运动都发展得不行?导演根本不需要明说。在我看来,这就是很高级的传达信息的方式。

总体而言,整个片子完成度各方面都超棒,既有棒球运动带来的日式少年漫之燃,又有中国特色贫困人民挣扎生活之苦,而一切都是以浑然天成的幽默来呈现的,真的太妙了。全片看完,既被马虎和小双的性格和命运打动,又被默默在背后做了这么伟大的事的教练感动,而自己作为观众一方面被激励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一方面又觉得受到感染要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而且这一切都在导演的努力下呈现得更加完美,我觉得这样的作品太了不起了。

 3 ) 这群打棒球的穷孩子,都是闪亮的星星

FIRST青年电影展 陀螺电影 特别报道

特约记者:@Mr.Infamous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棒!少年》,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呼声最高的电影,堪称“爆款”。

但我并不想去说它的口碑多么“炸”,多么是一匹黑马

这些都不重要。

我想告诉才阅读到开头的你们,这不只是某一部影展的“爆款新作”,在这样的标签背后,更重要的,是这个鲜活的故事,是一群可爱的,也有缺点的,真实,需要我们关注的孩子。

仿佛球棒挥出一股疾风,观众再远再高的情绪点,都在观影过程中被它追上,击中,然后散碎,大肆挥发那些难辨酸甜的感动。

导演许慧晶这记绝杀,拿捏自如。

1剑走偏锋的纪录片

能在豆瓣拿下9.1高分的《棒!少年》,其实是一部纪录片。

引人入胜的纪录片,很多时候在仰赖所展现的题材,和所观察的对象。

对味的人与事在悠悠天地间一杵,险阻与困惑就能把真实的压迫或对照,泵进观众心里。

可《棒!少年》的题材是棒球,一个国内相对陌生的体育项目,而对象是少年,一群无人知晓也无人问津的孩子。

就这样一副毫不讨巧的模样摆在面前,却杀得大家情绪高涨。

其实这纪录片,有着一部剧情片的形态。

它讲的是一群遭遇困境的孩子凑到北京市郊,在70多岁的老教练张锦新带队下,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棒球,继而在不久的将来,这支棒球队将要代表亚太区远赴美国,参加世界级少年棒球比赛。

这样的故事,怎么看都是励志的。而只要励志的兴头一到,“燃”就似乎必须要成为故事的走向。

很庆幸,《棒!少年》划出了自己的偏锋。

这群孩子不是因为赴美参赛才开始被导演关注,在一切基础还都坑坑洼洼的时候,导演就早早介入了这个故事。

没有人知道这些曾被放弃的孩童们,终将能够走到哪一步,因为即便是那几个教练与帮工,都不知道自己能够撑多久。

纪录片的主创团队与观照对象全被未来蒙在鼓里,于是这故事但凡有一点点温暖与光明,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褫夺。

现实的锋利,自带杀伤力。

在这种压迫下行走,《棒!少年》励志的点,并不会落到一场大赛的逆转或胜利上。

它展现训练,却没有死盯竞技运动类故事千篇一律的汗水与伤痕,它展现比赛,醉翁之意还是在于事件对人本身的影响。

它更感兴趣的,是共度时光的彼此,会被什么改变、冲散与重聚。而这些,都是如此珍贵的情感体验,赋予了纪录片比剧情片还抓人、还“燃”的共情能耐。

不得不说,仅仅贴上“励志”这一标签,怕是只会埋没这部电影本身的力量。

2早知愁滋味的少年

《棒!少年》最关注的,就是人与情。

导演许慧晶记得第一次调研时,眼看穿着棒球服的少年,会有一种“闪光的感觉”。

不知道出身背景的情况下,大概谁都会以为他们是生活在幸福家庭里的城市孩子,何曾想过,每个人的童年,都写满了难以承受的悲伤。

他说,有一个小朋友训练完了就坐在沙发上,玩一个小恐龙,玩的时候,眼神非常忧郁。这眼神把他吸引住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小朋友就是梁正双。

小双是个颇具天赋的孩子,打球很稳,很有技巧。电影开篇,镜头就是关于他的。

伯父带他去给父母上坟,念起能在市里打球的喜悦,叫荒凉的土丘都要开出几朵花来。这个村落太贫穷了,长辈都巴不得让年轻人不再回来,可小小年纪的孤儿,却始终笼罩在失根的沮丧下。

在棒球队里,他往往是安静待在角落的那个,不争不抢,不吵不闹。

这样一个总想把自己藏起来的人,打球不敢主动,几乎到了没有信心的地步,可就像是不忍辜负别人似的,一到关键时刻,他就能扛起主将的重担。

对这样懂事的孩子,再克制的镜头,多多少少也有了些悲悯在。

跟他截然相反的另一个主角,则是最爱撩事斗非的马虎。

才登场的马虎,不是在球场外气鼓鼓地看着同伴训练,就是在教室里疯闹着吃粉笔。

动静是一定要制造出来的,不管博得哄堂大笑,还是集体围攻。就怕没人跟着起哄,或者胡闹,反正吵嘴、打架,马虎都没在怕的,毕竟打小在乡下,就是抡棍拿砖的人物。

古惑仔似的,乱学了一通狠话,逢人就放,咋咋呼呼的镜头配上铿锵配乐喜感就炸出来了。

马虎像小霸王一样狠,却害怕一个人睡,但惹恼了一室人,马虎又落得个形单影只的结局,只好绑上皮带,抱着毛公仔,瑟瑟缩缩地躺下。

他也最常落泪。事端太多,马虎动辄就被教训,教训了又不服,犟起来就自顾自地委屈气恼。

有一回又被罚站,听着张教练对其他孩子说,“应该把你们都训练成一匹狼”,他羞恼地对着镜头说:“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个流浪狗。“

种种反差一出来,内心的孤独与自卑又惹人记起,他终归还是个有过太多创伤的孩子。

小双和马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少年,是这部电影的主心骨。

其他孩子都像是在这两个极端限定的范畴里,上演着大同小异而又各有悲欢的戏本,而在这个以家为念的团队里、运动中,有血有肉的他们成了牵动观众神经的灵魂。

出人头地、收取功名是悬在他们头上的残酷法则,但基于慈善而凝聚的棒球队,又赐予了每个孩子因材施教的谆谆善诱。

渐渐地,加诸他们身上的人生剧本,温煦的教化被大写了,这些镜头内外的人文关怀,实在是千金难买。

电影很细腻地记录下孩子们各自的成长与转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动人交情。可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很多事情都在无可奈何地发生改变——

有人掉队了,有人离开了,当一度欢声笑语成为回忆,他们即便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漫漫人生路依旧充斥着难以消化的离愁别绪。

3 照进苦难的一束光

说到底,充斥欢闹的《棒!少年》其实是部极其伤情的电影。

当中每个人,都有化不开的苦难。

小双有个双胞胎哥哥,出生时个头正常,不像他,豆丁一样小。

家里养不起,就把他送去河北保定,人家一看这样子,非要退掉,结果就换了哥哥过去。可即便侥幸养在家里,也是个孤儿命罢了。

小双跟马虎说这些事的时候,嘻嘻哈哈的,天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消化如此残酷的事实,而转个头,他只是想长大了去找哥哥,父母带来的失落,还是扎得很深。

马虎也苦。

还小的时候,妈妈跟爸爸大吵一架,跑了。自小爸爸也不亲,蒙上的不过是一重又一重的阴影。有一晚马虎唱起汤潮的《妈妈妈妈我想你》:“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声声断肠。

这样的故事,一个接一个的。悲恸很广袤,全都埋在泥尘里。

当镜头扫过来时,却总在努力捕捉那些闪闪发光的奋进与激昂。这感染力一放大,嵌在笑纹里的泪,也被姑且短暂遗忘了。

但只消停下片刻,人生苦难还会陆续弹跳出来。

绝大多数孩子的悲惨过去,都因为在很多经济落后的乡下,有着一整套人命让位给天命的伦理。

揭不开锅的年头,孩子被卖掉的,被扔掉的,不在少数。剩下了一些,家庭关爱与教育资源的匮乏,也让他们难以摆脱父辈的宿命。

即便走出来了,因为政策、资金等外部原因,他们在棒球爱心基地也要不断迁徙,流离失所的恐慌难以消减。去到国外比赛,各方条件一对比,那都是赤裸裸的伤害。

就像是,好不容易辟开一条出路,依旧抵达不了安心的彼岸。前途茫茫,这些曾经被抛下的孩子们,还是会面临被再次抛下的可能。

关注社会问题多年的导演许慧晶,在这部试图意气风发的纪录片里藏了太多难以尽述的困局,谁都没有答案,谁也不敢妄下结论,我们也只不过尾随他们走完这截短短的人生路而已。

但直面之后,能够激得起深思与回响,这样的道义至少可以把更多的关注,分到他们头上。

看着一盏盏孤星被擦亮,照出一角暖晴夜空,大概很难不为之动容。

The End

· 感谢关注·

陀螺电影

豆瓣 |陀螺凡达可、陀螺电影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众号 |陀螺电影

B站 |陀螺电影

知乎 |陀螺电影

今日头条 |陀螺电影

西瓜视频 |陀螺电影

网易新闻 |陀螺电影

 4 ) 燃与苦交织,棒球与人生之味

初知《棒!少年》,是因为它在今年的FIRST获得了超高的口碑评分、拿下了年度最佳纪录长片奖,被一票影迷誉为“年度纪录片黑马之作”。

《棒!少年》为什么能触发不同层级的观众相同的共鸣?起初,我的猜想是棒球少年们意气风发的那一番“燃”。毕竟本片选择将镜头聚焦于北京市郊的一座棒球少年训练基地,标准的体育题材纪录片视角。

而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它根本不是一个体育题材纪录片,确切地说,它更关乎于生存处境与人生选择。球场之外远比球场之内更精彩,也引发了我另一些层面的思考。

影片开始于河北农村一片乱石林立的孤凉山岗上,坐在山顶远眺的男孩小双,即将踏上前往北京的“棒球征程”。他的大伯带他去给他的父母扫墓,临了不免嘱托一句:“你好好地干,再也别回到我们这个地方”。镜头随之切转,本片的另一个主角——来自宁夏的马虎,一脸疲惫地出现在观众面前,神色恍惚地迎接北京的夜与昼。

寥寥几笔的开篇,就精准地埋设下了整部影片的前提,我们很快便会意识到:在这座棒球基地里,每个稚气的孩童身上,也许都藏着一段叫人不忍聆听的沉重苦难。接着往下看,你会更加惊讶于,苦难将轻易、简单地被这些孩子们脱口而出,仿佛这些过往都已化成不再发疼的伤疤。

性格有些忧郁的“乖乖仔”小双是个孤儿,家里因为养不起他,把他给卖了,买家却因“个头小”的理由把他“退货”,他的双胞胎哥哥代替他被卖掉。而被视作无用之人的他,差点就被家里给埋了。小双看起来比谁都温柔、内向,心里却总是杵着一股劲。

过分外向,甚至显得有些“调皮”的马虎,同样有个不幸的家庭。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离家出走,外加父亲的不管不顾,让他的童年蒙上太多的阴影。而掩盖这些阴影的方式,就是给敏感的自己塑造一个坚硬的外壳。来基地后多次失控的表现,仿佛是他在集体中寻找自我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家庭不完整、身陷困境、需要帮助;年龄7岁到9岁;身体健康——这是强棒爱心基地的创始人孙岭峰立下的“天使救助计划”选择孩子的标准。孙岭峰18岁时就入选了国家棒球队,一直打到2010年退役。退役后,他做过江苏省队的主教练、运营过中国棒球联赛,心里仍怀揣着一份要在中国棒球界发光发热的情怀。

当然,这个基地的由来并非“情怀”二字这么简单。他在片中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与金钱成本,从全国各地拉来这些挣扎在贫困线的孩子们,培养他们成为“棒球少年”的原因:

对于这些孩子们而言,在贫困的乡野和破碎的家庭里,即便能勉强生存,也难以拥有常人眼中“像样”的生活。而来到北京,别的不说,首先解决的就是温饱与生计问题,基地给了他们一个报团取暖、集体生活的家。

其中有天赋练得好的,日后有机会能成为专业的棒球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进不去的,也可以通过比赛,拥有免试就能上大学的机会。假如练得还不行,这些孩子至少也可以在成年后转化成棒球行业里的员工,拥有清晰的职业之路。这些归宿显然是原先的孩子们想都不敢想的。

于是,这些“已识愁滋味”的少年们,他们实际上是被提前安置好了人生方向。棒球在中国是一种较为冷门的“精英运动”,在他们身上却得到了相反的答案:对他们而言,来到这里,棒球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跳板,是脱离生活的苦海、努力挣扎着游向另一个阶级的可能。

棒球,是他们来到命运的岔路口,几近于唯一的“好出路”了。

面对基地里埋藏的这一复杂现况,《棒!少年》的导演许慧晶采取了较之于一般性的纪录片截然不同的叙事模式。表面上看,这部纪录片采取的是标准的人物驱动型叙事,驱动影片前进的力量显然来自于小双与马虎这两个“互补”式人物的双线成长,兼而展现出棒球少年的群像生活,看似所有的切入点都是围绕着人物渐次展开。

但与此同时,社会问题总是会如“打游击”一般出现在片中各个叙事节点上,让观众意识到小双、马虎与其处境的复杂性,并从他们情绪起伏激烈的日常生活里发散出多个层面的议题——包括对强棒爱心基地运营方式与工作方法的观察与反思,中国城乡图景的迁建变化,棒球与人生命运的关系等等。

这些在叙事中不断游动着的发言位置、视角切换,常常以硬切的剪辑方式快速地将零碎的信息点抛出,灵动且充满巧思。这让它在叙事的切面上显得更为宽泛、散落,着力的点也更多。

《棒!少年》以此清醒地提示着我们观众:即使纪录对象是一群简单纯粹的孩童,他们身上也可以暴露出诸多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关注的问题。

来自社会现实的阴影,确实在少年的身上随形。在片中,马虎的成长线比小双更为清晰、完整,性格的张力也更引人关注;但我却着实更关注于那个常常在角落里沉默寡言又心思细腻的小双,并因他而心痛了好几次。

《棒!少年》最让我百感交心的时刻,就来自于他们最后在美国比赛时输球后的一幕——小双哭得情绪崩溃,马虎拿着汉堡上前安慰,却进一步引起了他的自责。他懊恼于自己辜负了所有予以帮助的人,当马虎进一步和他说“之后有的是机会”时,他说出了令我震惊的一句话:“机会只有一次”。

令人难以想象,这句如此决绝的话,出自这么小的孩子之口。而也正是在此刻,影片此前不断构建的“宁夏与河北的乡下 - 北京 - 纽约”这一对仗严密的“三城记”结构,被推向了情感上的顶峰。

我们会突然发觉,无论是小双还是马虎,他们在经年累月的训练后,都早已不是自己初来基地时原本的样貌。在城市中,棒球运动的燃、学校教育与集体生活的优越,改变了他们;最后漂洋过海到光鲜的纽约,在那里生活、比赛的时光,也改变了他们;而回到家乡,回到自己原先的家庭中,那个连破败都难以形容的环境里,三方图景之间的巨大落差,窘迫、贫瘠的现实又一次压得小双透不过气。

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在小双此后的抑郁与痛苦中变得无比扎心,他的面前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而这道开放的难题也在影片的最后摆给了观众。

令人欣慰的是,《棒!少年》所拍出的运动之燃,并不在于棒球训练过程里的“自然而燃”;所直视的现实之苦,也并不在于少年们身世的苦情。这些层面之上,它更想让观众真正看见的,是这群少年他们奋力改变自身阶层处境、“叫板命运”所迸发出的冲劲,以及需要忍耐的艰辛。

棒球少年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要选择棒球作为一生的志业,那么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也才刚刚开始。但也正如只有食用苦楚之物方可体验的“回甘”,在这条他们改写自身命运的必经之路上,苦终究会成为成长的馈赠。

燃与苦交织,才是棒球与人生之味。

 5 ) 虎哥小传

(首发于“陀螺电影”公众号。@陀螺电影 。关于电影本身→这群打棒球的穷孩子,都是闪亮的星星

少年马虎今年14岁。

以前他没有想过,自己会走上打棒球这条路,又会因为棒球找到了那么多家人,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西宁这个陌生城市的夏天,被那多人喝彩、记住与珍视。

《棒!少年》给我们带来了马虎,而马虎给我们带来的,远不只是风发意气与昂然斗志,更不只是那书面意义的励志。

被这部电影点燃情绪之前,我们可以先来“认识”一下“虎哥”马虎。

1

初见马虎,不像初见。

在出租车上他就很活络,说起自己在棒球训练基地开拖拉机,眉飞色舞的。

“每一个人都喜欢坐我开的拖拉机!他们就往后面一坐,帽子飞了……”摘帽子示范一遍,又重复一句,写满欢喜的眼神也飞过来,飞过去。

这时候是在青海省西宁市,距离坐落在北京的训练基地,将近1700公里。短暂不用训练,日子都变得轻快起来。

下车的时候,马虎很认真地跟司机道谢,又很郑重地道别,人跨出了车子,还飚了一句英语,“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

总觉得,马虎并不马虎。

街头见到坐轮椅的老先生,也是他第一个帮忙推上台阶的。走开后,还要回头看一眼,确定安然无恙。“上不去就得帮助啊。”马虎说。

十来岁的少年,周正礼貌都用在待人接物上。

到了公园,才好让心性尽然释放出来,看到树枝横在透顶,伸手就要摸上一把,再顺势做一个投球动作,春风得意。

碰碰车,海盗船,玩得兴起后,升级去坐过山车,还是一脸的豪气,就是临发动前,马虎会连问两遍,“这绳子会断吗?”

马虎爱唱歌,小船上随口就是一段,“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说是不会了,隔会儿又续上,“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地向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唱的是阿冗的《你的答案》,励志,莫名地契合这个仿佛劲儿都使不完的少年。

私底下,马虎也会跃跃欲试地拉着人比试。仰卧起坐试完,再来个钻石俯卧撑,“这个您能做一个,能做一个就服您了。”

劲儿也要用在“争辩”上。聊的是吹牛,也先抢个“世界第二”再说。跟人谈打游戏“和平精英”,一听到“挑战”,自己腔调就要先提起来,“来啊!”气势是绝对不能输的,反正这天也不用再坐过山车了。

2

看似豪横的马虎,其实已经收敛不少。

再早几年,动辄就是抄家伙干架。老家学校里一亮相,当年的哥们儿簇拥出来,马虎走起路来都是一副大哥做派。

在棒球训练基地的日子里,撩事斗非就是他的日常。上课前要闹着把粉笔吃下,整个课室的孩子都看着起哄。训练时总被教练罚到场外,看着别的小孩有球打,自己气得不行。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气焰一上来,就烧得比什么都旺,拎着棍子闯到寝室横扫一番也并不罕见。

嘴巴也是不饶人的。马虎狠话学得很溜,一句一句爆出来,看谁都是小弟。

这样的孩子,反差其实特别大。

让马虎一个人睡,那是不敢的。可同寝室的小伙伴都给气跑了,自己只好苦兮兮地去找教练。实在形单影只的时候,就拿根带子把自己“绑”在床上,抱着个毛公仔,窝到被子里,多少也有些楚楚可怜了。

有一次又被教练罚站了,一个人杵在日头下,懊恼得很。听到教练要把别的小伙伴“训练成一匹狼”,他自己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个流浪狗”,眼泪不争气地要往下流。那一刻真情实感的伤心,任谁看了都不忍。

终归还是个孩子,想要被关注,受尊重,但是路子走野了,台阶却没了,自个儿别别扭扭地表达,结果南辕北辙。

要是时间能够往前追溯,这性情的根源大概就能看到。

才三个月大,马虎的妈妈跟跟爸爸吵架后,就扔下了在未来十几年始终没有热络起来的父子俩。奶奶说起他,“可怜”二字就挂在嘴边。

某种意义上,马虎就是个弃儿,没有真切得到过父母关爱的人,自己先长出一身刺,冒犯别人,也是在保护自己。这刺得软化了,剥落了,才会袒露出内心的柔软。得亏棒球训练基地始终没有放弃过的教练与职工,还有周围烂漫纯良的同龄人,才一步步让他卸下防备。

这防备卸下来,都是带伤的温软皮肉。

3

这个过程,全都留存在许慧晶导演跟踪多年的纪录片《棒!少年》里。

马虎身上强烈的矛盾,配着鬼马的配乐,很多时候都让人忍俊不禁。但内在的悲情,任谁都不敢过多想象。

他心底里有很多的窟窿,不管能够遇到多少柔情与善意,可能都无法还原如初了。有一回他在唱汤潮的《妈妈妈妈我想你》,“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扯着嗓子,叫听到的人,心里头也像是被什么扯着似的。

人生从开始就给他写满了种种别离。家庭是如此,朋友也这样。基地里的孩子,出身都不好,所谓输在起跑线上的他们,走着走着还有人掉队,离开了,也许就再也见不着了。等到马虎不落泪的时候,眼神却开始慢慢有了许多闪烁。

看过电影之后,也许需要很用力才能把前后两个马虎给拼在一起。戏里与戏外,当年与如今,短短几年时间的蜕变,太过明显。

在逛公园那天晚上,有一场露天展映。问他放映结束后上台不,马虎摇头,“不想上”,因为“丢脸”。

想起的是当年的不懂事也好,爱流泪也罢,能够以“丢脸”二字形容,大概成熟比表现出来的还要深。

那天晚上,在观众无比热烈的掌声中,“不想上”的马虎还是上台了。“谢谢大家,我叫马虎。”人站得笔挺,帽子拿在手上,朗朗说道这是“礼貌”。听到叫好,高兴,但表情是收敛的,没有像这天在公园里那样,更没有像当年那样。

那时的少年,真是很远了。

从七月末到八月初,《棒!少年》在西宁的热度与呼声一直很高,最后,它斩获了竞赛最佳纪录长片奖,众望所归。

电影展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午,下飞机正好遇上了载誉归来的马虎和教练孙岭峰,问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下午,练球!”

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好些人呼唤说,虎哥将来要打到美国去!

美国球赛是只曾经飘起来的风筝,线已经扯回来了,还要一阵风才能再次上天。风没到的时候,就继续练着。

不知天地几时,瞄的是那个遥远的目标,等的其实又是眼前的自己,去把腰杆直起来,心胸挺起来,这样练球的时候,球才不只是球。

 6 ) 小双归队了,重逢的每一朵花都在含苞待放

纪录片片尾曲是张震岳、派克特等人的《再见—Hip-hop》,张震岳声音一出来即刻就被狠狠戳中,所有的情感都泵进了心里。“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我想,他们好多人,都没有机会和爸爸或妈妈说句再见吧。

马虎说,“大家好,我叫马虎,来自十字路口。走丢了,然后就被棒球爱心基地捡到了。” 纪录片立足于一群打棒球的穷孩子,主要人物之一的马虎,极其豪橫,大大咧咧吊儿郎当,说自己是当地的游侠,平时气焰很大,撩事斗非无不没有他。因为力量很大很有爆发力,教练觉得有潜力,但需要规制,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很棘手,不过最后应该还是收到了成效。 这种孩子其实内外反差蛮大的,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是个内心创伤很大的孩子。剥下坚强的外壳是柔软的肉体。生下他后妈妈就离开了,爸爸在外面打工几年不回来一次,马虎由奶奶拉扯大,小时候衣服裤子都是和别人要来的,平时街头霸王一样的存在,晚上却不敢一个人睡,抱着大白,在床上拉一条绳子號住被子。也会一个人哭泣,说自己就是一条流浪的狗。不知道在多少个黑得发冷的夜晚想妈妈,“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没有你的夜晚我好孤寂。”声声断肠。

真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可能缺少家人的陪伴,他不太会处理和伙伴们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情绪来的也快,去的也快。虽然因为不当言语让大家有些疏远,但掩盖不了粗犷之下一颗真诚善良单纯的心。

梁正双,小双,是全队的明星投手,在美国打比赛时那俩球就是他投的,才得以让比分不那么惨淡收场。小双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内向孩子,由大伯抚养,家里条件不允许养活两个孩子,所以双胞胎哥哥被送去保定了,他也差点因为太瘦小被埋掉,很幸运活了下来。小双说,他想长大后找哥哥。

美国那场比赛挺来之不易的,结束后小双号啕大哭,没有拿到好成绩,所以索性退出队伍。

导演说,小双心里其实是很拧巴很纠结,大伯还是二伯得了癌症,因为他是孤儿,(妈妈丢了她走了嘛)可以获得政府补助,但被要求拿死亡证明,这个不可能搞到的嘛。所以大伯的病情就这么被搁置着…

好在一年后,小双归队了,希望他含苞待放成为一名优秀的投手。

每一天都有苦难发生啊,琐碎的生活里是各种各样的离愁别绪。如导演所说,希望真的有更多的人去关爱他们,去看到他们,给他们帮助,愿每一盏灯都被点亮,虎哥!冲!打到美国去!

(导演就很诚实,说本来想拍足球的,但拍了几个月发现没啥可拍的就拍棒球了,剪辑了一年半呈现给观众。)

希望院线多给这些作品一些机会吧。

 短评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四: 纪录北京一所私立少年棒球专业学校的生存与训练,优点是导演及摄制组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生家里、国内外赛场多处跟拍,细致、生动地展现了这些为棒球事业顽强奋斗的孩子们和教职员,特别对两个十一二岁的小队员的描写与刻画深入、动人。在西宁几场放映中,感动了社会各层次的观众。获得“最佳纪录片”、“观众最喜爱”奖项奖,实至名归。 本次影展竞赛的纪录长片七部,据说佳片不少,观众反映强烈,可惜只有一个奖项。纪录片创作艰难,又没有故事片那样的广泛放映市场,影展应该对他们多做鼓励。

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惊喜之作。底色并不是“燃”,而是各种意义上的“人生之苦”,家庭之苦、现实之苦、肉体与精神之苦,挨个克服。小双在美国输球时的那句“机会只有一次”,令人振聋发聩。编导以双人物线和三城记(宁夏、河北-北京-纽约)梳理出的对仗结构非常有效,能直接从球场往下穿越到机构问题、阶层问题与城乡图景,再往下则是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对马虎而言,这个世界“有的是机会”;对小双而言,这个世界“机会只有一次 ”;而无论是谁,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小双相信美国棒球联赛是他只此一次的机会,明明这么年轻,却忽然老去。马虎坚信未来的机会还多着呢,虽然终将老去,却永远少年。有人身处巅峰浑然不觉,小双却能预见顶点。有人一生困在谷底挣扎,马虎却能触底反弹。棒球让他们飞上高空触手繁华,也让他们甘心平凡亲吻地面,让他们苍老,也让他们年轻。

1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虎哥一定要打到美国去!😭

1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很开心看到中国青年导演拍记录片的时候不再执着于所谓的长镜头,而是把重心放在人文关怀上面。这是first影展开幕以来最长的掌声。教练说小双现在还在老家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是他始终是他们的一员,一定会回来的。 ——2020年7月28日——————————————————附上豆瓣网友提供的最新的消息:小双已经回来了。他说,教练去找了他七次,他还给自己一个机会。他这么长时间缺席,是因为他在对抗抑郁症,现在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2020年12月22号

16分钟前
  • wuli曜子
  • 力荐

完成度相当高!映后教练说,小双最后还是回到基地打球了,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为什么会如此牵肠挂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错过这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吧……希望主创们能把这个项目跟下去,多好的题材,可以拍成《人生七年》那种……

21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4.3/5,非常成熟的工业纪录片,记录两个贫困少年的成长来俯瞰国内目前的职业棒球生态系统。本片有非常好选题,标签也蛮多。北京、拆迁、脱贫等热门议题,但是导演并没有去涉及过多的社会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两个小孩在这个大浪潮中被裹挟着前进的路途中,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心路历程。从多个维度去呈现小孩的成长,是目前为止国内比较成熟的商业纪录片。简单来讲,片子很好看。

25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first露天电影。映后采访导演哭了。马虎捧着帽子在一旁站的笔直,他说这是棒球队最起码的礼貌。

29分钟前
  • solar60th
  • 力荐

他说他没坐过飞机 好啊 再也不要坐了 然后空中飞过一架飞机 他马上抬头看 一个白色塑料袋飞的很高

3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片名是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它让我以为是台湾拍的鸡血鸡汤电影。但实际上它成为了中国少年版的minding the gap. 最牛逼的是视听和剪辑。纪录片中不多见的出色摄影,平衡了对主体的关注与视觉表达之间的关系。剧情片风格的剪辑节奏很快,但不光是快,还花时间用了很多蒙太奇手段去丰富影像文本的意义。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声画配合的抒情段落,也很有影像魅力。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很容易过于侧重戏剧性表达(狗血)的题材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物更深层次的精神状态。马虎那些迷茫、孤独和矛盾的时刻,都被抓到了,这是这部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39分钟前
  • Unbeliever
  • 推荐

这就是First最佳纪录片?剪辑一塌糊涂。上半部以“刺头”马虎为主要叙事对象,中间又另行插入小双的故事变为双线并行。下半部流水账地记录了少棒队的美国之行、拆迁的困扰和小双的迷茫。逻辑架构混乱,主题模糊不明。是励志吗?镜头前的少棒队训练像一群胡闹凑数的散兵游勇,莫名其妙竟能代表中国参赛,被美国少年打得落花流水惨败而归是注定的结局;是慈善吗?少棒队幕后老板有商人的精明,各个发布会有商业生意的运作考量;是温暖吗?少棒队宿舍冬天暖气不足,还要被市政拆迁驱赶,令人心寒;是成长吗?马虎似乎逐渐懂事了,小双又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要努力不愿做奴隶,既不热 血,也无梦想。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或许和球队一样迷茫,一样四不像

44分钟前
  • 汪金卫
  • 较差

个人层面,这些孩子除了棒球好像没有别的出路了。教练无数次威胁马虎:不好好练就回家去。这种孤注一掷的个人斗争使人动容。和芝加哥少年队的残忍对比又让这种个人斗争显得无力。外部环境,棒球俱乐部无数次被迫迁徙:城中村改造、宿舍禁止住人、锅炉不符合环保标准被砸、棒球场改成地产、市郊小学被拆。一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缺乏了必要的人文关怀。一个政策出台必须要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补偿措施。国家发展得太快,有一些人就被抛下了。那些没有被镜头聚焦的人生又如何了呢?

47分钟前
  • ann
  • 力荐

国内较少见的棒球题材,且关注到边缘/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群体出路问题。影像技法颇为成熟,素材剪接堪称最大亮点,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千疮百孔而仍有一丝亮光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远胜任何人为故事的丰富涵义,称得上任何层面的“好看”。两个男孩都很出彩,一个是惯于惹事挑衅的混世魔王,一个是温顺平和忧郁的爱哭鬼,却都拥有同样令人心痛的渴爱之心——夜幕里唱着“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在大树下挥手“你不能不管我呀”。欢闹背后深藏的孤苦,奋斗是为了走出去,迎接自己的命运。并非套路化的“高燃”或“治愈”,导演采取了较为客观的立场,以男孩们的经历为原点,凝聚折射社会现状之一角,且收放自如,并未贪大求全地沉溺于枝蔓。

4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马虎紧张地说:“我看了我自己的影片以后觉得我自己变了。”

50分钟前
  • R
  • 力荐

好看,一会儿野性难驯的生动活泼,一会儿原生家庭的低回沉痛,还有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激情,看惯了日韩、台湾、美国的棒球题材电影,看中国大陆的故事,第一次接触,题材很新鲜, 摄影、剪辑、声音做得很好,抓住了人物的神采,就是结尾收得有些突兀,感觉意犹未尽,事情还没说完整。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赛事希望改变命运的中国穷家庭、苦孩子,像蚂蚁一般的人生,让我想起几年前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千锤百炼》。

5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新闻有一处虚假就失败了,但小说有一处真实就成功了」。而纪录片,就是要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这部纪录片好就好在它有鲜活而真实的人物,以及那个「快手」背后的真实中国。

53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像看了一部北野武电影,笑和哭都在不经意间。小双和马虎一出现,脸上就写满了所有的故事。

5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我觉得风评从来是一件奇怪的事,9.3有点搞笑了

59分钟前
  • Je
  • 还行

其实还是故事性蛮强的那种纪录片,尤其是马虎这条线索,剪辑上很用心的把他的成长和变化做出来了,会让你被这个角色的变化吸引住。相比较而言,小双这条线稍微差一些。少年棒球、穷困家庭或者孤儿、少年成长,其实这片涉及的话题还挺多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就是总觉得还差点,没那么清晰。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今年FIRST影展看的第一部,影厅掌声欢呼雷动。作为一个棒球运动爱好者也非常感动。关注了本片两年,看到成片非常开心。

1小时前
  • 罗夏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